通讯丨让巴西清洁能源“心脏”焕新机——中国技术助力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升级改造-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21 11:00:45
来源:新华网

通讯丨让巴西清洁能源“心脏”焕新机——中国技术助力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升级改造

字体:

  新华社巴西伊瓜苏10月20日电 通讯|让巴西清洁能源“心脏”焕新机——中国技术助力巴西伊泰普水电站升级改造

  新华社记者陈昊佺

  清晨,在巴西东南部巴拉那州伊瓜苏市的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现场,来自中国和巴西的工程师们在整理装备。项目现场不远处,就是著名的伊泰普水电站,宽阔的巴拉那河在此突然收窄,奔腾的河水涌入水闸。

  这是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拍摄的伊泰普水电站大坝。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作为巴西最大水电工程之一,伊泰普水电站累计发电已超过3万亿度,为巴西贡献约10%的电力,被誉为巴西清洁能源的“心脏”,但这座始建于1974年的水电站也逐渐显露出老化迹象。

  2023年,伊泰普直流输电线路的送端站伊瓜苏站发生故障起火,巴西国家电力公司随即启动维修升级计划。2024年1月,由中国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属的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总承包建设的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正式启动,预计2026年竣工交付。

  这是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拍摄的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部外景。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巴西矿产与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西尔韦拉去年在签署项目补充协议时指出,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不仅有助于保障巴西能源安全,还能有效降低民众用电成本,是巴西推动能源基础设施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这是伊泰普水电站投运40余年以来首次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据中方项目经理郭莉介绍,此次项目核心部分全部采用中国技术和装备。改造完成后,送电系统将如同一条更宽、更智能的“电力高速公路”,帮助伊泰普水电站更高效地将清洁能源输送到巴西主要用电中心。

  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工作人员在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现场铺设电缆。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在巴方项目经理让·冈野看来,改造后的直流系统调节能力更强,能更精准地应对电网需求变化,更好适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波动性,帮助伊泰普水电站融入新型电力系统。

  项目施工共有50余名中方人员和200余名巴方人员参与。为确保协作顺畅,项目组采取了一系列创新措施:在设备安装阶段,采用“全站三维扫描”技术打造数字版换流站,让工作人员提前“数字彩排”,优化施工细节;在系统操作方面,项目组根据巴西本地操作习惯和安全标准,重新设计控制电源路径、用颜色区分电缆功能、明确各区域操作权限,方便未来巴方运营使用。

  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中巴工作人员在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现场交流。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中国团队技术扎实、经验丰富,总能快速适应现场变化并提出优化方案。”巴方规划技术员若泽·桑舒说。

  现场经理莱昂纳多·阿尔维斯说,新的中国设备更智能、更可靠,“像是给伊泰普水电站升级了一条现代化、智能化的‘电力动脉’”。

  “中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巴西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市场需求,这种互补性正是双方合作成功的关键。”让·冈野说,“这种合作展示了发展中国家能够携手合作,大规模开发利用清洁能源。”

  这是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拍摄的伊泰普水电站大坝。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工作人员在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现场安装调试设备。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这是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拍摄的伊泰普直流改造项目使用的中国产设备。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这是10月4日在巴西伊瓜苏拍摄的伊泰普直流输电线路的送端站伊瓜苏站。 新华社记者 陈昊佺 摄

【纠错】 【责任编辑:赵文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