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a曹旭东:中国AI走向世界 深度合作模式获得跨国车企认可-新华网
新华网 > > 正文
2025 10/18 21:23:59
来源:新华网

Momenta曹旭东:中国AI走向世界 深度合作模式获得跨国车企认可

字体:

10月16日,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期间,Momenta CEO曹旭东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接受了媒体采访,就智驾企业与车企的合作模式、技术发展路径以及安全体系建设等热点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智能驾驶领域的头部企业,Momenta的每一步战略布局都备受行业关注。

合作模式升级:从供应商到战略伙伴

“智能化对车企而言是战略级问题,这让我们有机会与客户高层在技术、产品及整车战略上深入探讨。”曹旭东指出,Momenta与车企的合作已突破传统供应商关系,向“供应商+战略伙伴”模式升级。

他详细解释了合作的多层次性:当前合作不仅涵盖产品架构设计与方案选择,更延伸至系统级开发交付,形成“合作一代、规划一代、预研一代”的迭代节奏。例如,在规划新一代产品时,Momenta会与车企共同探讨新增价值点、成本结构及亮点功能设计,确保技术路线与市场需求精准匹配。

这种深度合作模式也得到了跨国车企的认可。曹旭东透露,Momenta与BBA、丰田等国际客户的合作周期虽长达五至七年,但通过严格的技术模块验证、量产方案验证及功能安全要求,最终实现了技术落地的可靠性。“国际客户的验证流程虽长,却为我们提供了技术精进的宝贵机会。”他说。

技术路径选择:量产驱动L4无人驾驶

面对L4级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挑战,Momenta提出了“飞轮战略”:一条腿深耕量产自动驾驶(Mass Production),另一条腿冲刺完全无人驾驶(Scalable Robo)。曹旭东宣布,公司技术重点已从量产飞轮升级至L4飞轮,目标是在2025年底实现Robotaxi“车端无人”。

与传统Robotaxi公司依赖高成本改装车、传感器及算力的路径不同,Momenta选择量产化方案:通过量产传感器复用海量数据,识别L4级安全Corner case;采用量产芯片与域控制器,降低规模化部署成本。“这一路径与特斯拉高度相似,但我们的数据飞轮效应更强。

曹旭东表示,Momenta很强的先发优势,同时规模扩张速度也很快。“在行业供应商里,我们应该会是最早达到千万台规模的企业。”

在技术信仰层面,Momenta团队80%成员拥有深度学习背景,早期便在实践中形成了“数据飞轮”的技术信仰。曹旭东举例称,公司早在2019年便率先将Transformer应用于预测模块,2023年量产两段式端到端规划(DLP),2025年底还将率先量产基于强化学习的Momenta R6 飞轮大模型,持续引领技术迭代。

安全体系构建:多层护栏守护商业化底线

“安全是智能驾驶的基石,没有安全就没有发展。”曹旭东直言,近年来的一些安全事故为全产业链敲响警钟。

在内部安全体系上,Momenta构建了“FO自闭环+多层准出”机制:每个功能场景由专人负责,开发模块需通过组内、组间及算法团队的三重准出测试,再集成至芯片与整车环境进行系统级验证,最终由客户项目团队进行泛化路测。“仅算法团队准出环节,就需完成数百项安全场景测试。”曹旭东说。

针对高阶智驾的长尾问题(Corner case),Momenta通过强化学习大模型提升安全上限。该模型可在环境中自主探索,通过奖励机制学习安全驾驶行为,解决传统模仿学习“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缺陷。“我们的R6飞轮大模型,在安全性和舒适性上,会有5到10倍的提升。”曹旭东透露。

从合作模式创新到技术路径选择,再到安全体系构建,Momenta的每一步战略都紧扣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发展脉搏。曹旭东在采访中的解答,不仅揭示了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的关键路径,更展现了这家头部企业在技术信仰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平衡智慧。随着L4级自动驾驶商业化进程的加速,Momenta的“一个飞轮,两条腿”战略能否持续领跑,值得全行业期待。

【纠错】 【责任编辑:翟子赫】